本篇文章731字,读完约2分钟

经记者贺文婷从广州出发

11月18日,莎莎国际( 00178,hk )以下简称莎莎)公布的年中期报告显示,截至9月30日的6个月间,集团营业收入为39亿港币,比去年同期的33.8亿港币高出15.4%,纯利为26.7%?

但是,萨沙在内地市场的销售额从3.3%降至1.67亿港币,该店销售额下跌6.9%,经营损失也从去年同期的1982.6万港币扩大到2715.5万港币。 自莎莎2005年登陆内陆市场以来,连续8年出现赤字。

优惠价格和齐全的国际进口企业品牌是莎莎打造香港市场的杀手锏,但莎莎将这种模式复制到内地时,却面临着内地进口化妆品高关税、产品代理政策导致合作的化妆品企业品牌数量大幅减少等难题。

除此之外,莎莎在内地市场还面临着化妆品零售商屈臣士和丝芙兰的激烈竞争。 据《每日经济信息》记者统计,报告期间,莎莎在内地的单店销售额约为257.2万港币。

化妆品专家冯建军对记者说:“屈臣士在内地的单店销售额达到800万港币。” 萨沙内地店铺平均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有些店铺达到600平方米,但屈臣士在150~250平方米,意味着要做出同样的业绩,萨沙需要付出越来越多的价格。

莎莎今年6月宣布,今后在内地的店铺扩大将走精品店路线,店铺面积将比常规店铺小一半,商品数量也将大幅减少到2500~3500种。

但是,在冯建军看来,莎莎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来客数量少。 他认为,面对业绩不佳和价格上涨,萨沙可能只有产品本土化、引进一点内陆化妆品企业品牌、走屈臣氏这样熟悉的产品路线,以及快速发展自己垄断企业品牌的产品,进行差异化竞争这两条路。

萨沙似乎更倾向于走第二条路。 中报报道,莎莎表示,由于企业在战略上集中在垄断企业品牌的产品上,内地的销售表现有所减弱。

标题:“商业模式水土不服 莎莎内地连亏8年”

地址:http://www.sunmeltd.com/sdsyjj/6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