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236字,读完约13分钟
年年岁岁的花很像,但岁岁却年年不同! 创新——这个永恒的主题,似乎在年中有着罕见的味道。 因为基金企业围绕持有人的创新发挥着超乎想象的作用。 突破——面对困境,基金业仍在思考突破之路,效果尚未显现,但求变的决心已经凸显出来。
/革新篇/
创新以“绝对利益”为核心
国泰基金专家投资总监张则斌
近年来,a股市场不景气,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谈“创新”,其实必须给投资者绝对的利益。
对基金企业来说,现在是走向放松管制、混业的过程。 基金的投资工具从股指期货、商品期货,到最近开始在非流通股权、收益权等方面进行讨论。 由于这为基金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期权投资机会,创新热情重燃。
“创新”最终应该落实在收益问题上,对基金企业来说,扎实的投资能力是创新的立足点。 并且,在未来涉及到一些新的投资品种时,也对企业的风评管理等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在追求绝对利益的道路上,请试着使周期更长期。 如果进行简单的长期短期划分,现在一般要求顾客要求短期的绝对利益。 也就是说,每年都需要赚钱。 其实我认为追求绝对利益的循环可以再宽松一些。 1年2年可能不赚钱,但可以通过3年5年或6年7年这样长的周期来赚钱。 这是另一种对绝对利益的理解。 目前,长周期累计收益其实比短周期更好。
基金企业正处于领域的过渡期
易方达固定收益首席投资官马骏
现在的这种投研系统、基金经理、研究员、交易员完全分割。 为什么那么多研究者和交易员想成为基金经理,他们内心也在问,他的岗位,比如研究员能坚持七八年吗? 事实上,这个问题一直存在。 研究员的平均工作年数超过3年的话就是坎佩了。 再往上走,就会有调动的压力。 调动的过程一定会随着研究小组平均工作年限的下降,投资小组的平均工作年限也会下降。 在这样的背景下,投研水平的下降、投资业绩的不完全性让人满意也是可以理解的。
从固定收益业务管理的角度看,传统的投资、交易完全分离的业务管理模式实际上从一开始就存在缺陷,只是业务快速发展的初始规模小,对业务管理效率的影响不大,随着相关业务的快速发展,这种管理模式变得越来越不合适 最初基于股权投资管理模式建立的投资、交易防火墙,作为隔离业务风险且管理效率也同时得到保障的前提,投资交易方法为竞价交易,结算方法为担保结算,而投资交易为otc模式,结算方法为非
其次,交易与清算的分离在现有的管理方法中也会产生很大的问题。 固定收益业务的结算需要大量的周转交易,但由于目前的交易结算流程涉及大量的手工业务,如果严格区分交易和清算,随着规模的扩大,交易件数肯定会大幅上升。 如何保障清算的效率和资金的及时偿还,目前的管理模式确实存在很大的疑问。
本质上现在的领域没有比较本质的创新。 我们之所以热衷于创新,是因为认识创新会带来规模的扩大。 从产品的角度来看,我一直相信路径依赖。 中美两个国家非常相似,美国金融市场迄今为止走过的道路,中国一定会走。 理财产品是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过渡性产品,归根到底是货币基金,美国50年短期内的产品中还保留着这样的货币基金。 另外,评级产品也是过渡性产品,美国资本市场没有评级产品。 在中国为什么会有生存空之间,是因为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机构投资者无法在银行间市场上长时间维持低价钱的维持杠杆作用,而目前只能在零售市场上通过评级产品获得杠杆作用。 如果将来机构投资者能够通过信用在银行间市场比较有效地获得杠杆作用,我想这个排名产品也会失去市场。 那是因为没有存在的基础,价格太高,可得性差。 我们所有的创新产品一定要有合理的投资逻辑,只有这样的创新才能带来真正意义上的规模扩大,否则只会昙花一现。
基金创新也必须保护大本营
海通证券金融产品研究中心总监娄静
毫无疑问,整个资产管理业务有望迅速发展。 对基金企业来说,新的理财业务带来了很多机会,涉及收益权、股权、债权等多方面的业务。
但在新行业的开拓中,基金企业必须认识到自己在二级市场积累的特点,依托股东资源的特点,有选择地开拓相关特色产品。
创新遇到了四个挑战
出现了新的机遇,基金企业也面临着商业模式、资本金、人才、资金起点过高的四大课题。
基金企业历来流传的二级市场投资依赖于人的专业能力,投资者的风险是自身负担,基金企业对注册资本的要求也不高。 所有权、收益权和债权依赖于越来越多的人脉资源和企业资源。
在股票投资方面,证券企业具有天然的特点。 因为证券公司有投资领域的业务,从事股票投资是投资领域业务的自然扩张。 银行从事收益权和债权资产管理业务也有其天然特点。 因为他们的本职工作是信用业务,所以可以接触到非常多的投诉债务的顾客,被包装在很多理财产品中。 这些商业模式带来的特征是基金企业没有的。
值得注意的是,从事这些投资的客户往往是中低风险的投资者,购买这些产品时,往往注重产品发行人的信用、股东的实力、注册资本,但基金企业的注册资本为1、2亿元,高的为3亿元,劣势依然存在。
更重要的是,从事这些新行业的相关人才与基金企业以前所传承的人才结构不同,需要重新组建和组建团队,这也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基金企业支付的价格也太高了。
最后,基金专家资金起点为100万元,证券公司理财和银行理财起点仅为5万元,也不利于基金企业开展相关业务。
立足于二级市场选择出击
即使业务范围扩大,也不能忘记基金企业在二级市场投资理财行业的特征地位。 这几个不能放松。
在基金企业现有结构和能力的背景下,基金企业应确定立足二级市场投资管理的快速发展战术,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出击其他业务,寻求股东项目的资源支持、资本金支持以及“猎头”人才。
在银行、证券公司、信托等股东的帮助下,一定有助于这些业务的开展。 当然,这些业务与证券公司、银行和信托自身开展的业务有重叠,基金公司可能会抱怨股东缺乏支持。 事实上,监管部门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因此规定未来证券公司绝对控制一家基金企业时,不得从事理财业务,但新人的新方法、老人的旧方法,这些只能依赖基金企业和股东之间的信息表达、协调。 银行和信托控股的基金企业也将面临这些问题。
要求股东增资扩股也是非常重要的,或者要引进有实力的新股东,没有足够的资本实力,这些业务的顺利开展就无法得到保障。
从事pe、收益权、债权等业务越来越需要项目资源和人脉资源。 如果基金企业没有天然的商业模式,这些人才很少通过内部培养获得。 这是因为开展这些业务时“猎头”很重要。 最后,在专家资金起点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只能稍微展开差异化产品,根据现有的客户资源发掘有潜力的客户资源。
创新是一种态度
附带民生银行的崇拜
中文更有意思。 金融中最重要的是这个“融”字。 也就是说,融和以处理资金来源、资金通道、资金投入三个问题为目的。 这三个环节的组合,对应的模式千变万化。 所以创新随时随地都在进行。
总体来说,我对创新的看法包括这样的层面,基础工具必须研究,基础工具中是产品开发,产品开发中是程序设计,程序设计中应该是模型构建。 在模型的选择标准上,我认为应该是可复制、规范化、高效的。 模式之上,有观念。
因为创新是包括基础研究、产品开发、方案设计、模型构建、观念改革创新在内的完整体系,最终体现了从事乃至生活的态度。
/突破篇/
展现专业感,在金融服务上产生共鸣
诺亚正行副社长白昊
中国在未来基金的市场诉求上巨大,与之形成较大反差的是目前的不满,这是非常大的背离。 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巨大的市场机会。 在这个机会面前,首先有必要考虑如何展现专业感。
在基金领域迅速发展之初,基金经理都是“神”,但现在是走下“神坛”的过程,通俗地说就是“平民化”。 用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语言与顾客进行信息表达。 最近,中国现在的基金经理和那一年的基金经理专业程度是一样的,但是他们的说话方式、与大客户的交流方式和以前完全不同。 这是非常大的变化,这是未来机会出现的芽,要让面对的人感受,给他专业感。
另外,我认为中国还处于创业时代,如何让创业者对金融服务产生共鸣,我们一直在思考。 真正好的营销应该是服务,好的服务精神让我们感受到公司乃至领域的灵魂。 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创造这样好的服务精神,如何在这样一个认同感的时代培养良好的服务精神。
基金需要更广泛的投资工具和平台
华商基金营销部长王有
我认为要突破目前的困境,出路有几个方面。
首先,监管部门应该提供良好的环境。 郭主席上任以来,推行了扩大投资渠道、减少投资限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 这些都是为了给基金领域提供良好的快速发展环境,正是有了这样的土壤和环境,这个领域才能得到持续的快速发展。 第二,基金领域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媒体的大力支持。
另一个关键点是基金企业自身必须下功夫,练习内功。 首先要稳定发展,就必须像温总理说的那样稳定增长。 我们应该在稳定的情况下谈创新业务。 也就是说,基金企业应该首先致力于自身特色业务的快速发展,然后进行创新,最终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多元化标准。 另外,从业务本身的角度来看,目前仍有很多投资品种不向公募基金开放,例如中国至今未进行期权交易,etf一天没有进行t+0多次往返交易等,实现了基金经理的绝对收益
实施“积分成立”恢复发行目的
华泰证券研究所金融产品研究评价中心总监王群航
在基金发行方面,应尽快宣传“积分成立”制度,它对未来基金市场的快速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按照基金企业的一般方法,设立新基金通常需要近两个月的时间。 据估算,如果实施“积分”,好的基金企业可以在两周内完成新基金的所有发行业务。
与实施“时间点”密切合作的其他方法之一是宣布设立新基金,并宣布认购和回购新开放基金。
这样做有很多好处。 首先,投资者的资金将从以往的等待截止日期变为及时认购;其次,如果初期运营业绩良好,新资金将不断进入新基金,而托管银行也可以释放精力就此开展其他工作; 最后,实施“积分成立”应该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随着基金发行的作用回归本位,实施“积分成立”的发行方法。 而且,基金发行业务还应该可以“次日验资、隔日成立、立即订货、月内仓库建设”。
基金领域三大困惑
时基金总裁助理刘东
我认为这个领域确实有很多混乱。
第一个困惑是同质化产品太多,真正的投资诉求没有仔细研究。 将来,为了向特定的目标用户提供特定的产品,需要提供越来越多的定制服务。
第二个困惑是,客户经理的第一精力还在新产生,久经考验的老基金的持续营销很少受到重视。 我认为将来我们应该逐渐成为理财服务,加强对持续营销的重视。 持续营销是指在适当的时间向顾客销售适当的产品并提供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投资建议
第三个混乱是目前组织和零售完全不同的两种价值评估。 我们提出了很好的投资方案并表达为海外的qfii资金信息,他们将从我们的投资系统、投资流程等角度进行评价。 但是,把同样的东西拿到银行柜台的话,可能作用不大。
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归根结底是鼓励创新,让基金企业选择适合自身能力和优势的快速发展方向和快速发展模式。 各类etf、债权类基金、未上市股票基金投资等产品纷纷进入投资者的视野,我对基金领域的未来充满信心。
从买方的角度考虑产品创新
天弘基金首席市场负责人周晓明
目前,所谓基金销售难没有完全体现在数字上,净利润规模缩小,份额规模还在增加。 基金销售的困难越来越体现在顾客整体对开放式基金的信心下降,从而在基金生态链上降低了基金企业的竞争力和谈判地位。 这是基金营销活动很难开展的两个方面。 两者都会增加营销难度和营销价格。
开放投资范围,缓解基金企业越来越多的束缚,提供开源,是处理这个问题的比较好的方法。 应该说对基金企业的挑战比较大,但最终还是打开了大门。 随着私募股权企业的设立、投资标的的开放,基金企业有机会以越来越多的标的、投资手段、产品组织的形式向用户提供越来越多的风险收益组合,这将丰富基金领域的产品功能,提高竞争力。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公募基金什么也没做,公募基金有很多可以努力的方向。 例如,产品经营是一个很大的方面。 其中,产品创新是一方面,我认为以前的产品创新,大多是主观的,多从供给侧的角度考虑。 从最初的投资标的创新,到投资管理方法的创新,到评级基金等投资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创新,再到发起基金等管理者与持有人利益关系的创新,我认为产品功能的创新空之间还有很多。 目前,作为产品交易的一环,返还信用卡、探讨货币基金的支付功能等,作为产品交易的一环正在进行创新,结合顾客的生活,递延基金功能是一个方向。 这里能做的复印件还很多。
在产品经营方面,不仅仅是追求新产品的上市,也有在经营思想方面将产品线放在一起经营,从产品线中寻找用户机会,寻找处理方案的情况。 不同企业的战略、选择、阶段性目标可能不同,但总而言之,产品经营是考虑自己所有产品线后提供给顾客的功能。 所以,在旧产品的营销、产品之间的组合、以及自己产品线内部的客户经营方面,都会有所作为。
标题:“革新和突破 成2012基金主旋律”
地址:http://www.sunmeltd.com/sdcjks/1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