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记者李新江
公募基金以“股”高价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吗?
据中国邮政基金介绍,中国邮政基金的第一个固定收益类产品中国邮政稳定收益债券基金将于10月15日发行。 迄今为止,本基金已计划在年内发行一只发债基,这也是该企业首个非偏股型公募基金。
虽然在公开募股领域只是中小企业,但本基金和中邮基金发行债务基础的消息仍然震惊了许多行业人士。 前者成立于2004年,后者成立于2006年,在公募基金激增的时代,本基金王卫东和中邮基金彭旭曾以优异的业绩为企业和个人积累了不小的声望。
直到前几天,在近三年股市不景气的情况下,两家基金企业以“权益类基金”为中心的经营思路一直没有改变,是典型的股票型基金。
“注销债务的风险不小。 ”北京一位基金研究员坦言:“一是债市前景不够光明,二是两家企业的人才队伍离成熟还有一段时间。”
在刚刚担任高管的第三季度,上半年表现良好的债券型基金整体呈现回调趋势,这也值得关注,目前推出固定收益类产品将会给两家企业带来多大的变化。
/策略/
资本类企业纷纷“借款”公募股基础时代吗?
作为市场上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公募基金历来的形象是“帮助持有者炒股”。 在股市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基金企业的这一属性开始急剧变化。
今年上半年,本基金一位高管向《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他对是否发行债务基础以扩大产品线感到非常困惑。 日前,本基金发行发债基的计划已经提上日程,成为权益类基金企业快速发展债券类产品的重要例证。
事实上,在上半年固定收益类产品发行火爆的背景下,启动固定收益基金发行的权益类基金企业并非本公司,中邮基金日前也宣布将发行基于债务的基金。 另外,包括工银瑞信、天弘、富国、汇款等基金在内准备固定收益企业品牌的战术也开始展开。
权益变更实现
中国邮政基金的第一个固定收益类产品中国邮政稳定收益债券基金将于10月15日发行。
该基金市场部的人表示,该基金的发债基础也将于年内进入柜员行列。 一直以来,本基金都在为是否发行债券型基金来扩展产品线而烦恼,但作为资本类企业,这种选择必然会影响基金企业的整体战术。
2004年成立后,本基金目前管理8只偏股型基金,截至年底管理规模约为64.35亿元。 年,本基金经理崔建波的管理业绩进入同类基金前三名,但尚未实现突破100亿的目标。
中国邮政基金的情况相当相似。 2006年成立后,中邮基金投资团队风格精悍,旗下中邮核心优先基金2007年复权单位净增长率达到191.47%,在同类基金中排名第二,在证券市场享有盛誉。 目前,中国邮政基金管理7个股权偏狭型基金,年末管理规模为251.45亿元,在同类基金中排名中等。 但是,这一规模的数据与3年前的“鼎盛时期”相比已经缩小了一半以上。
今年上半年,固定收益型基金发行市场火爆,超大型债务基础工银瑞信通过7天的理财首次募集了400亿美元。 其中包括工银瑞信股东方面工商银行的大力支持,但固定收益类产品的热卖无疑震撼了整个基金领域。 北京一位基金研究员认为,在这种背景下,本基金和中邮基金可能开始设计和发行固定收益类投资。
债务的时代渐渐到来了
本基金市场部相关人士此前在接受《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表示,主要权益类产品的整体战术没有改变,债券型基金主要是组合角色。
“一张开嘴,就很难知道方向。 如果债券型基金继续呈现爆炸性的快速发展势头,这些基金企业将不可避免地跟风转移到固定收益类基金。 ”北京一位基金研究员指出。
事实上,在募集公募基金中,基金企业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今年年初,银华中小盘、易方达量化衍生股基、融通医疗等基金相继提前退出募集,但这些基金随后发布的成立公告显示,银华中小盘首发募集规模仅为2.60亿部。 易方达量化扩张最初的募集规模也只有2.49亿部; 融通医疗的最终最初募集规模也为3亿3600万件,只在设立线上。
北京一位基金研究员表示,目前公募基金本身对市场行情缺乏信心,但必须在新产品批准后发行,募集规模超出下限成立,仓储建设也受到极度抑制,目的是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这表明许多基金企业今年的快速发展重点不在股票型基金上。
目前,主张打造固定收益企业品牌的基金企业日益扩大,随着工银瑞信、汇金、富国、天弘等基金企业纷纷出手,加大了对固定收益类基金的投资。 迄今为止,华夏基金、博时基金、嘉实基金等领域的领导者也开始致力于固定收益类产品,除了推出相关新产品外,对产品的宣传投入也强于许多权益类产品。
其中华夏基金重新开始发行新基金以来,旗下的第二个产品已经锁定在华夏安康信用债券基金。 此前博时基金发行的信用债纯债基金主要投资于信用评级在aa+至aa-之间的中高评级信用债。 尽管同样在信用债市场进行投资,嘉实增强收益基金决定以短期融资券和债券信用评级为非aaa级信用债为优先,将中小企业私募基金纳入投资范围来构建和优化组合。
/困境/
进入固定收益市场的背后,人才构筑困境并隐藏着
目前,在这个基金经理阵容中,包括王卫东、曹名长在内的6位基金经理没有管理债务基础的经验,投资决策委员会中也没有出现固定收益经理,这家企业短期内能否组建成熟的固定收益团队,将面临市场的考验。
这也是目前权益类基金企业快速发展债券型基金普遍面临的问题。 随着更多的基金企业进入固定收益类产品行业,这个问题开始困扰更多的基金企业。
债务爆棚
债务已经得到基金企业前所未有的重视。
除去后来设立的工银瑞信7天理财基金,上半年设立的110只新基金中,债券型基金占近3成,超过设立的指数型基金和28只股票型基金,成为最多的基金类型。 上半年新基金共募集2339.10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募集1258.30亿元,占53.80%。 上半年公募规模排行榜前十名中,债券型基金独占了8个席位。
迄今为止,2008年债券型基金同期募集规模最大,为1008.32亿元; 年发行量最多,为40头,但规模只有747.75亿元。
目前,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的新基金征信数据显示,被征信基金名单上还有约50只债券基金在征信过程中,占征信基金份额的一半。
但是,许多基金研究者担心债券型基金的爆发是否会继续。 在刚刚担任董事的第三季度,上半年整体表现较好的债券型基金出现了回调的趋势。
北京某基金企业高管此前在接受《每日经济信息》采访时表示,公募基金按规模决定发行的想法对市场产生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一些基金研究员担心,目前债市标的容量有限,特别是在火爆的信用债市场上,信用债基选择投资标的时过于单一,很可能会因单一品种的风险而造成基金净损失。
更令市场人士担忧的是,基金企业纷纷发行固定收益类产品,投研队伍建设无法配合企业战术调整的速度。
人才构筑困境
负责北京某大中型基金企业战术快速发展的高管表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贫困随思维而变,好的结果和坏的结果目前无法定论,但基金企业的快速发展仍需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长远的规划。”
以本基金和中邮基金为例,两家企业均以权益类投资见长。 前者成立于2004年,后者成立于2006年。 在公募基金迅速扩张的时代,本基金和中邮基金曾因优异业绩在公募基金领域积累了不小的声望。
在此之前,金元惠理是基金企业“转型”的典型例子。 这家企业成立之初以低风险产品为主,但由于没能在牛市中突围,最终开始了权益类投资。 也就是说市场变成了熊,企业管理的规模至今仍徘徊在基金领域的垫底。
目前,该基金经理阵容中,包括王卫东、曹名长在内的6位基金经理没有管理债务基础的经验,投资决策委员会中也没有出现固定收益经理。 这家企业能否组建短期成熟的固定收益团队,显然值得期待。
从去年年底开始,基金企业固定收益类投资人才的短缺达到了高潮。 一家基金企业的高管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通过提高薪酬等方式维持债务基本经理,从证券公司和保险等方面筹集人才。
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三个季度,5只中长期净债务型基金经理发生了变动。 虽然绝对数低于股票分割基金,但中长期纯债基金市场本身的基金数也不多。
一位基金研究员表示,目前许多基金企业希望以更高的地位和薪资吸引债务基本经理,特别是固定收益类基金刚刚开始迅速发展的基金企业,加剧了债务基本经理的流动。 另外,由于债务基本经理的价码水涨船高,中小型基金企业在构建固定收益人才梯队时造就了价格高的企业。
标题:“求变?求生?权益类基金企业“转型记””
地址:http://www.sunmeltd.com/sdcjks/1664.html